日本在中国国内中药领域专利分析 |
发布时间:2014-10-01 信息来源:admin 发布人:admin 点击次数:2549 |
日本的汉方医学源于中国,从公元5世纪开始中国医学经 朝鲜传入日本,至15—16世纪确立了以中医 学为基础的汉方 医学(或称“东洋医学”)。自1976年开始,汉方药被日本政府 列入医疗保健体系,汉方 药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截止2007年, 日本汉方生药制剂协会已有正式会员公司63家、赞助会员公 司15家 ,共计78家。同时,日本战后重建一直重视专利战略, 近年更是提出“知识产权立国”,以推动国家经济 和技术的进 步。日本医药企业大都建立了系统完善的专利战略,对于促进 企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针对日本在华中药领域的专利数 据进行统计分析,对于了解日本医药企业的专利战略具有重要 意义。 1 数据来源与方法 本文数据源于“中国药物专利数据库(国家知识产权局知 识产权出版社主办)”1985-2006年间公开的日本 在华中药领 域发明专利申请文献。主要通过IPC分类号A23L(不包含在 A21D或A23B至A23J小类中的食品、 食料或非酒精饮料;它 们的制备或处理,如烹调、营养品质的改进、物理处理;食品 或食料的一般保存) 、A61K(医用、牙科用或梳妆用的配制品)、 A61P(化合物或药物制剂的治疗活性),结合地址“日本”来进 行手工筛选。筛选出以天然动植物和矿物作为原料的专利申请 文献共207件。涉及其他领域的补充数据源 于“中国知识产权 网(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出版社主办)”的“中外专利服务 平台”和欧洲专利局的 esp@cenet世界专利数据库。有关数据 均以“公开曰”为准,利用MS Office Excel 2003进行统计分 析, 对同一专利申请人涉及不同名称的相关数据进行合并统计。 2 统计结果及分析 2.1 文献数量 日本在华中药领域公开发明专利申请文献总计207件,其 中授权量是84件,占全部公开申请的4O.6%, PCT申请为99件, 占全部公开申请的48%,如表1所示。日本在华申请专利较早, 自1986年就有专利申请 公开,虽然各年度的专利申请公开量 较少,但总体还是呈上升趋势,如图1所示。2005、2006年专 利授权 数据偏低,与公开的专利申请授权滞后存在一定关系。 2.2 申请人类别 在公开的207件发明专利申请文献中,职务发明170件,占82.O%:非职务发明37件,占18.O%。职务发 明申请全部为 企业申请,授权68件。申请量在2件及2件以上的职务发明申 请人共有24家企业,其中主要 职务发明申请人(申请量3件及 3件以上)见表2。PCT申请中,非职务发明申请为13件,职务 发明申请为86 件。 2.3 应用领域 按应用领域的不同,全部专利申请文献具体可以分成:① 药品类100件,包括中药提取物、组合物发明专 利;② 日常用 品类34件,包括化妆品、除臭剂、口腔清洁剂、生发养发剂、 浴用产品、卫生用品等;③ 仪器类1件,一种抑制血糖值上升 的喷雾挥发器;④方法类3l件,包括制造方法8件、加工方法 6件、制备 方法4件、生产方法4件、制剂方法3件、提取方 法3件、培养方法2件、增强免疫法1件;⑤饮料类l5件, 包括茶剂及制造方法、健康饮料;⑥ 食品类40件,包括健康食 品、食品添加剂及有关制造方法;⑦饲料 类l0件,为饲料添加 药用组合物,提高抵抗力、防治感染等;⑧其他用途类2件, 包括抗菌剂和防腐剂各 1件。 2.4 有效成分 按有效成分入药形式的不同,日本在华中药领域发明专利 申请具体有:①化合物4件;②提取物98件,其 中单味药提取 物70件、多味药提取物28件;③药材6l件,其中单味药材 36件、多味药材25件。按有效成 分来源的不同,具体专利可 分为:①植物类163件,②动物类l3件,③矿物类6件。在药 用植物来源中, 菌类植物26件、藻类植物9件,所占份额比较 突出,其中灵芝6件(单味灵芝4件,包含灵芝2件)、冬虫夏草 5件(单味冬虫夏草4件,包含冬虫夏草1件)、香菇4件(单味) 为日本在华中药专利申请中涉及较多的菌类药 材。菌类植物来 源的专利申请授权量为l7件,其中灵芝3件、冬虫夏草5件、 香菇4件。有效成分来源于中 药的专利申请为84件,来源虽非 中药材但中国亦有出产原料的专利申请有87件,授权量前者有 34件,后 者有36件。关于日本本土来源药材的专利申请只有5 件,涉及到的药用植物为日本梓树(申请号97103118、 96191220)、日本黄连(申请号981i514i)、日本漆树(申请号 95190039)和日本当药(申请号02141424)。 2.5 适应症 按出现频次对全部申请专利进行适应症统计分析,具体结 果为:内分泌、新陈代谢、营养保健82件,皮 肤病学63件,胃 肠、口腔病学58件,心脑血管、淋巴管50件,传染病学44件, 骨骼、风湿、肌肉40件, 神经、精神病学39件,肿瘤学38件,免疫学27件,肺病学、耳鼻喉科学24件,血液学2l件,变态反 应学l8 件,妇科学、男科学l4件,肾病学、泌尿科学l0件,眼 科学9件,寄生虫学1件。出现频次排在前四位的适 应症分别为 ① 内分泌、新陈代谢、营养保健;②皮肤病学;③ 胃肠、口腔 病学;④心脑血管、淋巴管 。相应专利申请均达50件以上。 3 主要职务发明申请人介绍 3.1 概况 日本在华中药领域公开的专利申请量在2件及2件以上的 职务发明申请人共有24家企业。上述企业按其经 营范围可以 分为:① 医药制造类l2家,包括武田药品工业株式会社、株式 会社津村、株式会社凤凰堂、 小林制药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林 原生物化学研究所、东洋制药株式会社、钟纺株式会社、久光 制药株式 会社、兴和株式会社、协和发酵工业株式会社、大正 制药株式会社、涌永制药株式会社,申请专利30件; ②食品生 产类7家,包括森永制果株式会社、三得利株式会社、有限会 社大长企画、明治乳业株式会社、 宝酒造株式会社、味之素株 式会社、不二制油株式会社,申请专利l8件;③ 化学工业类2 家,包括钟渊 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吴羽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申请 专利9件;④ 日用化工类2家,包括株式会社资生堂、 花王株 式会社,申请专利2l件;⑤生物工程类1家,为宝生物工程株 式会社,申请专利5件。按平均专利 申请量对上述企业类别进 行排序,依次为日用化工类、生物工程类、化学工业类、食品 生产类、医药制 造类。日用化工类企业不仅专利申请量排在前 面,专利授权量也排在前面,株式会社资生堂5件、吴羽化 学工 业株式会社5件、花王株式会社4件、小林制药株式会社3 件、东洋制药株式会社2件、久光制药株式 会社2件、有限会 社大长企画2件、钟纺株式会社2件。但在此值得注意的是, 小林、东洋、久光三家企业 6件授权专利植物来源均为菌类植 物,占这几家制药企业授权专利量一半以上。 上述24家企业,除株式会社凤凰堂、东洋制药株式会社、 有限会社大长企画、久光制药株式会社、兴和 株式会社、涌永 制药株式会社外,其他均已在华设立分支机构或办事处。其中 尤以日用化工类、食品生 产类企业发展迅速,资生堂、花王、 三得利、味之素等已经在华设立了投资性公司。日本主要汉方 药企 业也相继在华设立了分支机构,经营范围大都是中药材的 种植、加工及提取物的生产。这些汉方药企业在 华的分支机构, 主要作用就是保证其日本国内公司汉方药生产的原料供应。虽 然这些汉方药企业在华经 营活动日渐扩大,但这些企业在华公 开的中药专利申请量很少,株式会社津村专利申请4件、钟纺 株式会 社专利申请3件、帝国汉方制药株式会社和松浦药业株 式会社专利申请均为1件。 3.2 株式会社津村 株式会社津村(以下简称“津村”)是日本最大的汉方制药 企业,其经营范围为医疗用汉方制剂、一般用 汉方制剂、其他 药品和浴用剂为主的家庭用品,核心业务是制造和销售医疗用 汉方制剂。该公司被《药 价基准》(日本厚生劳动省颁布的“国 民健康保险计划”药品目录)收载的药品有135种,其中医疗用 汉方 制剂129种,其他制剂2种,合成药4种。《药价基准》共收载了148个医疗用汉方制剂,津村拥有其中的129 个。2o06— 2007财年,日本医疗用汉方制剂市场份额达到952亿日元,其 中津村的市场比重达到8l,5% 。与其市场地位相比,津村是一 个研发投入低的公司,其研发销售比一直维持在5%~6%。这个 现象的 形成与津村的研发策略有关。2004年12月,津村调整 了研发方针,终止了需要大量投入的新药开发,集中 公司的人 才和资金重点进行汉方和药材饮片的特性化研究。具体为以下 5个方面:汉方药抚育推广、原药 材栽培研究、原药材品质研 究、汉方制剂的质量控制和生产技术、汉方药国际化。 截至2006年底,津村在华公开的涉及中药领域的专利申 请仅有4件,与其强大的市场地位并不相称。为理 清这个具有 代表性的日本汉方制药企业的专利分布,通过有关专利数据库 对其专利概况进行具体检索分 析。通过“中外专利服务平台”, 以“株式会社津村”为关键词对津村在华全部专利进行检索。 截至 2007年底,津村在华发明专利申请l9件,外观设计l8件, 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件授权。19件发明专利申请 按应用领域 可以分为:药品类7件、仪器类2件、方法类l件、日用品9 件,其中涉及中药的有5件(均未授 权)。同时,通过欧洲专利局 的esp@cenet世界专利数据库,对津村的PCT申请国际公布文 献和其在日本公 开的A61K36/O0(含A61K35/78)文献进行检 索。截至目前,分别得到PCT申请国际公布文献57件、日本公 开A61K36/O0专利申请273件。津村PCT申请国际公布文献酋 见于1986年,至今每年均有l件以上公布,公 布相对密集见于 l992—1997年之间,年平均公布量为5件。按出现频次对这57 件国际公布专利文献涉及到 的IPC分类号进行统计,A61K出现 频次排在IPC小类号的首位,A61K下IPC分类号具体为: A61K31/O0(56 次)、A61KS/O0(16次)、A61K9/O0(10次)、 A61K36/00(10 次)、A61K38/00(5次)、A61K47/00(5 次) 、 A61K33/O0(2次)。与中药领域直接相关的A61K36/O0(涉及植 物作为原材料或组分的药品)、A61K33/ O0(涉及矿物作为原材 料和组分的药品),在津村PCT申请国际公布文献合计出现频 次为1O次。另外,经对 津村在其本国公开的A61K36/O0专利申 请进行统计后,发现津村A61K36/O0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l986~ 1997年,年平均申请为l8.2件。1997年之后,津村A61K36/O0 专利申请公开量仅维持在每年2件左右,在 2005、2006年公开 量甚至为零,仅在2007年公开4件专利申请,与其专利申请高 峰阶段相去甚远。 从津村在华及PCT专利申请数据,可以看出津村在日本国 外的中药专利申请数量有限;从其日本国内 A61K36/O0数据来 看,津村中药专利申请公开量还是很大的,尤其l986—1997年 平均申请为l8.2件,表 明津村在此期问研发比较活跃,但在 1997年之后专利申请数量骤减,这与其调整研发方针放弃新 药开发 有着直接关系。 4 小结 日本在华中药领域专利申请较早。我国1985年颁布《专 利法》实施专利制度,1986年就有日本专利申请 公开,尽管当 时我国对“药品和用化学方法获得的物质”,以及“食品、饮 料和调味品”不授予专利权 。此后,日本各年度在华均有专利申请公开,尤其在1992年我国对《专利法》进行修改,加强对 药品专利 保护后,各年度公开量便保持在5件以上。2004年后, 年度专利申请公开量、PCT申请量更是分别达到20件 、l5件 以上。这一方面说明,日本专利申请人具有较高的专利保护意 识,另一方面也说明日本对于中医 药的研究是系统长期的。优质植物提取物供应商 长沙上禾生物 www.staherb.cn www.staherb.com 从专利申请有效成分来源看,中药材来源专利申请84件, 非中药材来源专利申请109件。全部申请涉及的 药用植物以菌 类植物、藻类植物尤其突出,菌类植物中既有常用中药材灵芝、 冬虫夏草,也包括不常药 用的香菇、白灵菇、蘑菇、担子菌、 姬松茸、云芝、万年菇等。菌类植物专利申请授权l7件,占日 本在 华中药专利授权量的20.2%。这反映出日本汉方药研究开 发尽管目前还很倚重中药材,但是他们也正在 积极开发其他可 以利用的药用动植物资源,如菌类植物、藻类植物等。 日本在华中药领域专利申请职务发明170件,且全部为企 业申请,但医药制造企业所占比重甚低。医药制 造企业申请人 平均专利申请量为2.5件,为所有类别企业申请人中排名最 后。申请量最多的津村、武田 等仅为4件,授权量最多的小林 为3件,这与日本制药企业尤其汉方药企业强大的市场地位很 难对应。相 反,倒是日本资生堂、花王等日化企业,成为日本在 华中药领域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的首要企业。这种局 面的形成 与日本对汉方药的管理政策是紧密相关的。日本的汉方制剂按 照《药事法》分为医疗用汉方制 剂和一般用汉方制剂。医疗用 汉方制剂,是指在“国民健康保险计划”下由医师指导使用的 汉方制剂。 目前,厚生劳动省颁布的《药价基准》共收载了148 个处方。一股用汉方制剂,是指患者根据需要在药房 或者药店 等可以直接购买使用的汉方制剂。目前经《药事法》审定认可 的处方为210个,其中包括上述 148个,全部来源于我国东汉张 伸景的《伤寒杂病论》。在2o06—2007财年,日本汉方制剂销 售额达到l 350亿日元,占全部药品销售额的1.5%。其中,医疗 用汉方制剂销量占到70%,一般用汉方制剂只占余 下的30%“ 。 由此可见,医疗用汉方制剂对于日本汉方制药企业的重要性。 但是,日本对于汉方药的药 政管理与西药的药政管理原则上是 一致的,所有药品管理法规,汉方药亦被要求实施 。日本厚生 劳动省 要求,作为处方药,医疗用汉方制剂必须具有标准的质 量、疗效、高稳定性和易于管理。研制的医疗用汉 方制剂如属 于《药价基准》未收载的新增品种,研制者必须经历与西药一 样的研制和批准过程。考虑到 汉方制剂成分的复杂性,这个规 定大大增加了日本企业投资研发新医疗用汉方制剂的成本和 风险。同时 ,由于《药价基准》收载的148个处方所覆盖的疾 病和症状范围较宽,故多数汉方制药企业认为集中投资 用于推 进汉方药市场普及要比研发新药更有意义。基于这种形势,日 本中药领域治疗性药品类发明专利 的产出量自然有限。 优质植物提取物供应商 长沙上禾生物 www.staherb.cn www.staherb.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