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酸和齐墩果酸的药理活性价值 |
发布时间:2013-09-16 信息来源:admin 发布人:admin 点击次数:2297 |
现代药理学表明,山楂酸和齐墩果酸具有抗菌消炎、降血糖血脂、抗 HIV,抗肿瘤、抗骨质疏松等多种药理活性。 1.1 抗肿瘤作用 近年来,研究人员对不同种类的癌细胞株对山楂酸和齐墩果酸的抗肿瘤活性进行研究,并对其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Reyes-Zurita FJ等发现山楂酸对 HT-29 结肠癌细胞的增生有抑制作用,同时也促进了线粒体细胞色素的释放和激活了半胱天冬酶-9 和半胱天冬酶-3。所有结果明确指出线粒体凋亡途径的激活与用山楂酸处理 HT-29 结肠癌细胞有关。吴珍等研究了对齐墩果酸诱导人结肠癌 LoVo 细胞株凋亡机制。结果显示齐墩果酸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抑制 LoVo 细胞增值,能诱导细胞凋亡,其促凋亡机制与机制 Bcl-2 表达及促进 p53、Bax 及 Caspase-3 表达有关。Lin CC 等研究三种三萜酸—齐墩果酸,熊果酸和山楂酸2μmol/L和4μmol·L-1浓度下对人类肝癌细胞Hep3B,Huh7和HA22T细胞株潜在的抗血管生成的活性。研究了这三种化合物在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基础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尿激酶纤维溶酶原激活物(uPA),活性氧(ROS),一氧化氮(NO)和细胞的入侵扩散水平或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μmol·L-1的浓度时,这三种三萜酸抑制了三种细胞株的HIF-1α的表达;未影响bFGF的表达(P>0.05)。这三种三萜酸剂量-依赖地减少了VEGF和IL-8的表达和数量,保留了谷胱甘肽水平,降低ROS和NO水平,而且降低了在试验细胞株的细胞入侵和迁移的次数(P<0.05);这些化合物也剂量-依赖性地减少了uPA在Hep3B和Huh7细胞株的表达 和数量(P<0.05);但是这些化合物只有在4μmol ·L-1的浓度时明显地抑制了uPA在HA22T细胞上的表达和数量。表明这些三萜酸在阻止肝癌细胞入侵和扩散方面是潜在的抗血管生成试剂。 1.2 抗 HIV 作用 山楂酸和齐墩果酸均能够不同程度的抑制丝氨酸蛋白酶的活性,而HIV病毒正是利用这种酶将自身从被感染的细胞中向外部释放,扩散至病毒感染者全身。Kashiwada等比较了28种五环三萜化合物的抗HIV活性,其中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和坡模醇酸(Pomolic acid)可显著抑制急性感染的H9细胞中HIV-l的复制,EC50分别为1.7 μg·mL-1和l.4 μg·mL -1,对未感染的H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较弱,其IC50分别为21.8 μg·mL-1和23.3 μg·mL-1。乌苏酸(Ursolic acid)虽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EC50为2.0 μg·mL-1),但对H9细胞的毒性较大,IC50为6.5μg·mL-1。Xu HX等从日本路边青全草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出五个已知结构的三萜酸分别为熊果酸,坡模醇酸,山楂酸,蔷薇酸和委陵菜酸;以及一个新三萜类化合物2α-19α-二羟基乌苏-3-羰基-12-烯-28-酸(1),其中,新化合物(1)、山楂酸和熊果酸显示出对HIV-1蛋白酶潜在的抑制活性。 1.3 对骨质疏松作用 破骨细胞是人体内的一种细胞,它能够分解骨质。而患有骨质疏松症的人,往往破骨细胞特别活跃。科研人员通过研究确认,山楂和橄榄中大量的山楂酸,可以抑制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目前的骨质疏松药物在疗效和副作用上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针对这一现状,Chenghai Li 等利用破骨细胞分化模型进行了一系列的化合物筛选,最终找到了山楂酸,认为它是一个较特异针对破骨细胞分化的有效小分子化合物。通过动物模型模拟绝经引起的妇女骨质疏松症,证实了山楂酸在动物体内具有抑制破骨细胞分化从而抑制骨质疏松的作用。同时,还就山楂酸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子机理进行了探索。 1.4 对高血脂高血糖的作用 Liu J等研究了五环三萜类化合物齐墩果酸和山楂酸在高胆固醇饮食模式下对高血脂的治疗作用。通过给老鼠喂高胆固醇饮食(HCD)30天,使其被诱导为高血脂。在后15天内,补充MA和OA(100mg·kg-1body wt·day-1)。与高血脂群组相比,在给药组肝糖原含量的增加(P<0.05),其脂质的积累也变少了。此外,在没有齐墩果酸和山楂酸的情况下,与诱导高血脂组相比,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AT)基因表达被抑制。可见通过抑制胆固醇在肠内的吸收和储存,山楂酸和齐墩果酸均表现出对饮食诱导的高血脂的治疗作用。 Tang Xu-Zhen 等考察糖原磷酸化酶抑制剂山楂酸对正常和实验性高血糖模型小鼠的降血糖作用及对肝糖原的影响,初步探讨其降糖机制。结果显示:山楂酸可显著对抗肾上腺素、葡萄糖引起的血糖升高,对抗肾上腺素引起的肝糖原降解,增加葡萄糖致高血糖小鼠肝糖原含量,可增加正常小鼠肝糖原储备,但不影响正常血糖。由此可见山楂酸具有降血糖作用,机制与其抑制肝糖原分解有关。 1.5 其他作用 关腾等研究糖原磷酸化酶抑制剂-山楂酸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初步探讨糖原磷酸化酶抑制剂的脑缺血保护机制,结果表明山楂酸对缺血性脑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抗脑缺血作用至少是与通过部分抑制糖酵解并进而减轻代谢性酸中毒有关。Qian Y研究表明来自用山楂酸处理过的星细胞,其调节介质通过提高细胞外谷氨酸盐的清除从而剂量-依赖性地促进了神经细胞的生存能力,表明此过程是通过增加星形细胞谷氨酸盐载体的表达作用调节细胞外谷氨酸盐的浓度,而这些载体可能反过来可以提高神经保护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