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快速测定方法 | |||||||||||||||||||||||||||||||||||||||||||||||||||||||||||||||||||||||||||||||||||||||||||||||||||||||||||||
发布时间:2012-12-10 信息来源:admin 发布人:admin 点击次数:2331 | |||||||||||||||||||||||||||||||||||||||||||||||||||||||||||||||||||||||||||||||||||||||||||||||||||||||||||||
摘 要:目的 建立金银花主要有效成分绿原酸总量的快速比色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酚类物质中酚羟基与三氯化铁的显色反应,对绿原酸与三氯化铁的显色反应的一些特征参数,如:显色反应的条件、显色产物的吸收波长、稳定性、标准工作曲线及回收率等,进行考察与测定。结果 该显色反应物的检测波长为755 nm;以绿原酸的吸光度和浓度得出工作曲线,回归方程为Y(µg/ml)=231.77 X+5.4114,相关系数为0.9982;绿原酸的浓度在0~181.0µ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表观摩尔吸收系数ε=1.495×103 L·mol-1·cm-1,检出限为3.78 µg/ml、回收率为92.22%。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速、廉价,可望用于中药材金银花质量的快速检测与评价,指导其生产实践。 关键词:金银花;绿原酸;快速测定;比色法 金银花绿原酸 上禾生物 中图分类号: 656 文献标识码:A
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又称忍冬,是常见中药材之一,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降血脂、降血压、预防心血管病、抗突变、抑菌解毒、消炎利胆等多种药理活性功能,其主要有效成分为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 ,CHA)[1-6]。常用的绿原酸含量的测定方法主要有紫外分光光度法(UV)、高效液相色谱(Rp- HPLC)法以及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法等[7-9]。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既可迅速测定其含量而又廉价的快速检测方法。 与三氯化铁的显色反应,是酚类物质的重要化学特性之一。这种特殊的显色反应,可以用来检验酚羟基的存在[10]。初步研究表明,该反应也可应用于定量分析。本研究拟在此基础上,对绿原酸与三氯化铁的显色反应的一些特征参数,如:显色反应的条件、显色产物的吸收光谱与稳定性、标准工作曲线及回收率等进行考察与测定,为研究、建立金银花中绿原酸总量的快速测定方法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主要仪器和试剂 主要仪器:岛津UV255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722可见分光光度计, KQ-250DE型医用数控超声波清洗器(功率100%)。主要试剂:绿原酸 (购自Sigma公司,纯度为95%),显色剂为 1.2实验方法 2 结果 2.1 显色反应原理 与三氯化铁的特殊显色反应,被认为是检测酚类物质的定性方法,其反应式为6ArOH+FeCl3→[Fe (OAr)6]3- + 6H++3Cl-[10]。绿原酸也是一种酚类物质,其结构如图1所示[11]。初步试验表明,绿原酸与三氯化铁的显色反应产物的吸光度与绿原酸的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而反映金银花质量的指标性成分即为绿原酸。因此,该反应可用于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的测定。 图1绿原酸的化学结构图 2.2 最佳实验条件的选择 鉴于绿原酸是中药材金银花中的主要指标性成分[1,2,4],因此本研究以绿原酸标准品制作标准工作曲线,显色溶液的吸收光谱扫描、方法建立和评价均在岛津UV255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上完成。 橙黄色的FeCl3溶液可与无色透明的绿原酸甲醇溶液反应,从而生成深绿色络合物质。对上述显色方法中的空白液和试样液进行光谱扫描,结果见图2。由图2可知,该显色反应物可见光范围内的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为755 nm。 图2 显色产物的吸收光谱 注:LU为绿原酸扫描图谱;Fe为氯化铁溶液扫描图谱;LU+Fe反应后扫描图谱。 初步试验表明,该显色反应与反应的时间和温度有较大的关系,同时显色剂FeCl3溶液的加入量也显著影响显色反应的进行。因此,在选择、优化显色条件时,本研究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案L9(34)。正交试验的方案设计与结果分析详见表1和表2。 表1 L9(34)正交试验和水平
试验结果(表2)表明,显色剂FeCl3的用量对显色反应的影响较大,而反应时间的影响较小。显色剂用量越低,其吸光度越高,这可能是由于FeCl3在水中发生水解反应,即:2FeCl3+6H2O→ 2Fe(OH)3+6H++6Cl-;显然,该反应会使溶液的酸度加大,进而抑制络合反应(6ArOH+FeCl3→ [Fe(OAr)6]3-+6H++3Cl-)的进行。因此,应该严格控制显色剂FeCl3的用量。从总的来看,各因素的最优水平组合是 A2B1C2,即:在35℃下加入0.01M FeCl3溶液0.5 ml、反应60 min作为试验条件。 表2 L9(34)正交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2.3 反应产物的稳定性 图3. 络合产物随时间变化扫描图谱 将反应产物在可见光光谱下进行扫描,结果见图3。由图3可知,该显色反应产物生成后的前60 min还不太稳定,其在最大吸收峰波长755 nm处的吸收值大小,依次为3 min<10 min <25 min<30 min<45 min<60 min;60 min后,即:在第60、70、80和90 min时,其反应产物的吸收值趋于稳定。 2.4 标准曲线的制定 将 Y(µg/ml)=231.77X+5.4114,R2=0.9982,ε=1.495×
2.5 检出限 将空白试样在分光光度计下连续测定20次,据IUPAC计算得出其检出限为3.78 µg/ml,RSD=3.1%。 2.6 精密度考察 对浓度为120.65 µg/ml的标准溶液连续测定5次,其平均值为121.99 µg/ml,RSD=0.30%。 2.7 重复性试验 将同一供试金银花样品分成3份,依法测定,其绿原酸含量的平均值为2.25%,RSD=2.20%。 2.8 回收率测定 按样品液制备和测定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将测定结果扣除样品中绿原酸的含量,与加入标准品量的比值,为加样回收率。测定结果为92.22%。 2.9 应用 应用上述研究确定的测定方法,对购自药店的3个金银花成品进行测定,其结果见表3。 表3 金银花样品中绿原酸含量
3 讨 论 通过上述试验结果可知,利用酚类物质与三氯化铁的特殊显色反应原理研究、建立金银花主要有效成分绿原酸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是可行的。我们可根据试验所获得的有关参数值将其制成便携式小型光谱测定仪[12],用于金银花的生产实践和市场流通过程中的质量检验与控制。
参考文献 [1] 张雁冰,寇娴,王桂红,等.密县金银花及其茎 叶中绿原酸含量测定[J].河南医科大学学报,1996,34 (2):36-37 [2] 武雪芬,李玉贤,侯怀恩,等.金银花修剪枝中绿原酸含量测定[J].中药材,1996,19(2):69 [3] 高锦明,张鞍灵,张健康,等.绿原酸分布、提取与生物活性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1999,14(2):73-82 . [4] 张鞍灵,马琼,高锦明,等.绿原酸及其类似物与生物活性[J].中草药,2001,32(2):173-176 . [5] 晏玉平,晏和平.中草药活性成分绿原酸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J].广东饲料, 14, (1):37-39开 [6] 刘军海,裘爱泳.绿原酸及其提取纯化和应用前景[J].粮食与油脂,2003,(9):44-46 [7] 易昌华,贺建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中草药提取物中绿原酸的含量[J].兽药与饲料添加剂,2004, 9(1):24-25 [8] 陈开波,田振峰,陈闯.RP-HPLC法测定烟草中绿原酸含量的研究[J].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2005,11 (1):60-62 [9] 乌兰,张泽生.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提取及检测[J].食品科学,2005, 26(6):130 [10] 徐寿昌.有机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 227 [11] 王瑞新.烟草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07 [12] 王巧娥,邱招钗,靳保辉,等.泽泻中三萜醇酮类化合物总量的快速测定方法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2(6):751-755 Rapid Determination of Chlorogenic Acid in Flowers of Lonicera japonica ZHANG Qiu-fang,LIU Bo,SHI Huai,HUANG Su-fang ( Biotechnology Institute,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Fuzhou,Fujian 350003,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the method of rapid determination of chlorogenic acid in flowers of Lonicera japonica.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color reaction,which is the specific color reaction occurring in FeCl3 and phenolic hydroxide group, we test the reactting conditions, wavelength, stability, standard operation curve and recovery rate so on. Results 756 nm was chosen as the detective wavelength.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was Y(µg/ml)=231.77 X+5.4114, r=0.9982. The molar absorptivity is 1.495×103 L·mol-1·cm-1.The detective limit is 3.78µg/ml and the recovery is 92.22%. Conclusion The simple, rapid and low-cost method can be applied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Lonicera japonica in marketing and instruct plant in farming. Key words: Lonicera japonica;Chlorogenic Acid;Rapid Determination;Colorimetry
第一作者:张秋芳,女,出生于1973年8月,硕士,助研。 工作单位和地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福州市五四路247号 邮编350003 联系电话:13055748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