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茶中二氢杨梅素的研究状况 |
发布时间:2012-06-14 信息来源:admin 发布人:admin 点击次数:3211 |
摘 要藤茶是我 国民间饮 用较广的一种代用荼,因其具有重要的生理保健功能而广受欢迎 。二氢杨梅素是藤茶中的主要功能性成分,本文对藤茶中二氢杨梅素的理化性质、提取纯化方法、测定方法以及主要生理保健功能展开了阐述。并对开展高二氢杨梅素含量的藤茶方面的研究作展望。 关键词 藤茶二氢杨梅素 保健功能 二氢杨梅树皮素 双氢杨梅素 藤茶 ( Amp e l o p s i s g r o s s e d e n t a t a ) 为葡萄科蛇葡萄属植物的嫩茎叶,又名甜藤茶 。藤茶主要分布于广东、 广西、 云南、 贵州、 湖南、 江西 、 福建等省 区【 ” 。藤茶中主要的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 .以 二氢杨梅素的含量最高圈 。藤茶中的二氢杨梅素 又名双氢杨梅树皮素 、 福建茶素 、 白蔹素、 蛇葡萄 素等。藤茶中的二氢杨梅素具有抗氧化、抑菌、 提 高免疫力 、 降血脂 、 清除 自由基、 抗血栓、 抗肿瘤 、 消炎等重要生理保健功能。 1藤茶中二氢杨梅素的理化性质 二氢杨梅素 ( 3 , 5 , 7 , 3 , 4 , 5 一 六羟基一 2 , 3 一 双氢黄酮醇 , d i h y d r o my r i c e t i n , D MY)是一种 多酚羟基双氢黄酮醇. 又称蛇葡萄素。 属黄酮类化合 物。二氢杨梅索的结构式如下: 何桂霞等口研究发现藤茶春夏幼嫩茎叶中二 氢杨梅素的含量达到样品干重的 2 0 %以上,幼叶 中的心叶可达 4 0 %以上。林淑英等 对二氢杨梅素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开展研究 ,发现二氢杨 梅素溶液易发生氧化 , 稳定性较差 , 在温度不超过 1 0 0 %, 加热时间不超过 3 0 mi n以及酸性和 中性条 件下可保持其化学结构稳定 。而过渡态金属离子 A l 、 F e 、 C u 等对二氢杨梅素的氧化则起到诱导 催化作用。 2藤茶二氢杨梅素提取和纯化方法 二氢杨梅素在 2 5 ℃水中溶解度为 4 %。热水 中溶解度更大; 易溶于乙醇及丙酮, 极微溶于醋酸乙酯。目前 ,对二氢杨梅素的提取方法研究 比较多,主要根据二氢杨梅素的理化性质采用相应的 提取方法。如张友胜等【 5 1 6 】 利用“ 增温溶解 . 保温过 柱 ,温水解 吸” 的方法研究得 出. 在适宜温度范围 5 O~ 7 0 ℃内。 6 O c I = 效果最好 ,该方法能 很好地将 7 0 %左右 的二氢杨梅素提纯到 8 O %;提纯二氢杨 梅素时.单位数量的 D一 1 6大孔吸附树脂处理料 液的数量, 主要取决于料液 中二氢杨梅素的纯度。 过柱时上柱料液浓度 、过柱速度以及解吸时水的 流速对二氢杨梅素的提取均有影响。选择的适宜 条件分别为 5 m g / m L的上柱料液浓度、 2 B V / h的过 柱速度、 6 一 I O B V/ h的水解吸速度。 利用重结晶可以制备高纯度的二氢杨梅素。 杨铃等 通过微波法对藤茶中二氢杨梅素的萃取工艺进行研究 . 结果发现在提取温度 9 5 ℃。 微波 辐射时间为 1 5 m i n ,料液 比为 1 : 2 0时二氢杨梅素 的提取率最高。姚茂君等【 8 】 进一步对超声波辅助溶剂提取二氢杨梅素进行研究 。发现在 4 0 ℃下 , 以液料体积质量 比为 1 5 m L : l g .以体积分数 6 5 % 乙醇溶液为溶剂 , 超声波辅助提取 4 0 mi n, 目标物 杨志坚 袁弟顺 陈凌华等: 藤茶中二氢杨梅素的研究概况 21 二氢杨梅素的一次提取率可达 9 3 . I %,优于常规 的热提取法。李卫等[ 9 1 也开展 了温度对密闭微波提取二氢杨梅素影响的研究 ,在温度低 于 8 0 ℃ 时, 提取率很低, 温度大于 8 0 ℃小于 l 1 O ℃时, 随 着温度的升高提取率呈上升趋势, 1 1 0 o C达到最 高。 谭斌等【 · O l 通过对二氢杨梅素纯化方法进行 比 较研究发现 , 添加活性炭 的方法 , 工艺相对简单 , 操作比较方便, 但成本增加, 易造成环境污染等问 题。利用水提醇溶法纯化二氢杨梅素,方法简单 , 但设备相对复杂一些, 且工艺中使用了乙醇, 增加 了成本。利用水提石油醚萃取纯化二氢杨梅素主要缺点是最后成 品中可能含有少量有机溶剂 , 从 而影响产品的安全性和应用范围,同时增加 了生产成本。 利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二氢杨梅素, 方法 方便 , 处理量大 , 能连续生产 , 但其主要缺陷是过 柱时要求保温, 且涉及树脂再生等问题。高速逆流 色谱法纯化可以一次性获得高纯度样品,但缺点是样品处理量少,难 以一次性获得大量样 品。因 此 , 高速逆流色谱法 ( HS C C C ) 法在应用于化学成 分的分离提纯时。应尽可能地与其它常用分离方 法互补进行。微波动态是一种新型的提取方法, 采用微波动态循环阶段逆流提取藤茶中的二氢杨梅 的方法 .可以保证使提取中的固液相二氢杨梅素的浓度差在单位时间内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1 1 ] 。 不同二氢杨梅素的纯化方法 ,各有各的优缺 点。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及二氢杨梅素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宽 ,对二氢杨梅素的纯度提出更高的要求。 可以选择高精密的设备来纯化二氢杨梅素.以 得到高纯度的二氢杨梅素,如可以采用制备型色谱柱 , 同时通过控制流动相溶剂种类 、 流动相的配 比、流动相的流速及保 留时间来分离纯化高纯度 的二氢杨梅素。 3藤茶中二氢杨梅素的测定方法二氢 杨梅 素 的测定 方 法有 红 外光 谱 法[ 1 2 J 、 D S C差热扫描法【 1 3 ] 、 质谱法、 高效逆流色谱法㈣、 高效液相色谱法[ 】 5 /、 薄层扫描法等。 杨铃等【 2 】采用红外光谱法对藤茶中的二氢杨 梅素进行了定性分析,采用这种方法可以鲜明地 鉴别有机物并对结构进行分析,它通过吸收峰的 位置、吸收峰的相对强度以及峰的形状提供化合物的结构信息 。 其中以吸收峰的位置最为重要。 何桂霞等【 5 】用 H P L C测定不 同采收时期及不同部位 的藤 茶二 氢杨 酶 素含 量 .用 HP L C法采 用 N o v a p a k C 】 8 柱( 1 5 0 m mx 4 . 6 mm, 5 m ) , 甲醇一水一 磷 酸( 2 7 : 7 3 : 0 . 1 ) 为流动相, 流速为 1 . 0 mL / mi n ; 紫外检 测波长为 2 9 0 n m ; 柱温为 2 5 。 C。 结果表明本方法线 性关系良好 ,平均加样 回收率为 9 9 . 4 7 %, R S D为 1 . 6 8 %。5月份藤茶叶中二氢杨梅素含量最高 , 达 2 7 . 8 %~ 3 1 . 2 %:叶中含量高于茎中 3 — 4倍。 随着藤茶二氢杨梅素研究的不断深入 ,将要求缩短前处理的时间, 提高检测效率 , 因此必须探索开发出二氢杨梅素前处理柱来缩短前处理的时间,既能保证萃取物的洁净、 稳定, 又能缩短前处 理的时间; 同时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 ( U P L C ) 能快捷、 准确地测定藤茶二氢杨梅素的含量。 4藤茶中二氢杨梅素的保健功能 4 . 1 抗 氧化 二氢杨梅素有着 良好的抗氧化效果和潜在的激发细胞活力的功效 。郭清泉等 通过采用量 子化学计算法探讨二氢杨梅素抗氧化机制,确定 二氢杨梅素的抗氧化活性中心在其分子结构的 B 环 3 , 4 , 5 位连酚羟基上。通过研究发现量子化学计算手段确定二氢杨梅素的各量子化学参数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关系 ,确定 了影响物质抗氧化 活性的主要因素 ,提出了二氢杨梅素分子的抗氧 化活性中心。杨书珍等p a l 研究了二氢杨梅素的抗氧化能力 , 结果发现二氢杨梅素具有 良好的抗油脂氧化的能力 , 抗氧化效果优于儿茶素、 大豆异黄酮、 葛根异 黄酮。 与T B H Q ( 特丁基对苯二酚1 的抗氧化效果相 近。张友胜等f I 9 1 通过对二氢杨梅素进行化学修饰.制备了既能溶于油脂又具有较好抗氧化作用的二氢杨梅素硬脂酸酯。 4 . 2抑菌作用 藤茶中二氢杨梅素具有很好的抑菌作用。故在食品加工与贮藏方面有很大的开发和利用前 景。 萧力争等研究二氢杨梅素对细菌、酵母和霉菌的抑菌活性和最低的抑菌浓度, 结果发现二氢杨梅素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不超过 1 .7 6 g / L,在酸性或弱碱性环境中比在 中性和强碱性环境下的抑菌活性更强。杨书珍等【 2 1 ] 对二氢杨梅素的抑菌 2 2 国茶叶加工 2 0 1 0, ( 1 ) 效果进行研究 ,发现二氢杨梅素对牛奶酸败菌和青霉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菌效果优于常见的防腐剂苯 甲酸。 4 . 3免疫作用 藤茶二氢杨梅素具有明显的免疫作用。二氢杨梅素能显著提高小鼠单核一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溶血素含量 ,增强免疫功能[ 2 2 1 。谢鹏等瞄 】 研究发现二氢杨梅素( D MY ) 对肉鸡免疫机能的影响可能存在量效关系:二氢杨梅素在低于 0 . 0 5 %添加剂量的情况下对肉鸡免疫器官的发育有促进作用。 4 . 4 降血 脂、 降血糖 藤茶具有 良好的降血脂、降血糖功能。 陈玉琼等 通过对二氢杨梅素的降血脂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二氢杨梅素对高脂血症小鼠体重有明显减轻作用:二氢杨梅素能不同程度降低小鼠血清T C、 T G、 L DL — C、 MDA含量 ,提高血清 HD L — C含量及 S O D活性 , 降低肝系数。肝脏病理学观察表明, 喂饲藤茶中的二氢杨梅素小鼠肝细胞变性、 肿胀的程度减轻。郑成等 通过以藤茶叶为原料, 采用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模型。观察二氢杨梅素的降血糖效果。结果发现二氢杨梅素对高血糖模型小 鼠有明显的降血糖效果。 5 展望 我国拥有丰富的藤茶资源 。随着对藤茶研究的不断深人, 二氢杨梅素成为藤茶研究的热点。特别是二氢杨梅素的降血脂 、抗氧化和防腐作用等成为研究的重点。因此, 必须开展对藤茶中二氢杨梅素含量的影响因素研究,筛选出高二氢杨梅素含量的藤茶品种和研究出高二氢杨梅素含量的藤茶加工工艺。同时研究藤茶中二氢杨梅素的最佳提取方法、纯化方法 , 为二氢杨梅素的开发与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也为藤茶中二氢杨梅素在医药、 食品等领域的应用扩展更大的空间。 参考文献 [ 1 1 中国科学院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M】 . 补编( 第2册)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 9 7 9 : 3 5 3 . 『 2 l 王承忠.实验室间比对的能力验证及稳健统计技术Ⅲ. 理化检验一 物理分册,2 0 0 4,4 0 : 7 — 2 1 . f 3 1 He G x( 何桂霞) , P e i G ( 裴刚) , Z h o u T D( 周天达),e t a l· D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t o t a l f la v o n o i d s a n d d i h y d r o my r i c e t i n i n A mp e l o p s i s g ro s s e d e n t a la ( H n a d— Ma z z )W.T .Wa n g【 J J · C h i n a J o u r na l o f C h i n e s e Ma t e r a Me d i c a( 中 国中药杂 志) 2 0 0 0, 7 : 4 2 3 - 42 5 . [ 4 ] 林淑英, 高建 华, 郭清泉 , 等. 二氢杨梅素 的稳 定性及其影 响因素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 , 2 0 0 4. 2 3 ( 2 ) : 1 7 — 4 4 . [ 5 】张友胜 , 杨伟丽 , 胡 自勇. “ 增温溶解 , 保 温过柱 。 温水解吸” 提制二氢杨梅素 ( 一) 田.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2 0 0 2 , 1 4 ( 3 ) : 5 0 -5 3 . 【 6 】 张友胜, 杨伟丽, 胡 自勇. “ 增温溶解, 保温过柱, 温水解吸” 提制 二氢杨梅素 ( 二 ) [ 3 1.天然产物研究 与开 发, 2 0 0 2 。 1 4 ( 4 ) : 3 8 — 41 . [ 7 】杨铃 , 郑成, 韦藤幼. 从藤茶中提取二氢杨梅素的微波萃取 工艺研究[ J 】 .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2 0 0 7 , 1 7 ( 5 ) : 6 3 6 — 6 3 8 . 【 8 】 姚茂君, 黄继红. 二氢杨梅素的超声波辅助溶剂提取工艺.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 0 0 7,2 6 f3 ) :2 O 一 2 3 . [ 9 ] 李卫, 郑 成. 温度对密 闭式 微波辅助提取 二氢杨梅素 的影 响【 J ] . 广州化学, 2 0 0 7 , 3 5 ( 1 ) : 2 1 — 2 3 . 【 1 O ]谭斌 , 周双德 , 张友胜. 二氢杨梅素纯化 方法的比较研究I J 】 . 现代食品科技 , 2 0 0 8 。 2 4 ( 7 ) : 6 3 1 — 6 3 4 . 【 1 1 】李卫, 郑成, 宁正祥. 微波动态循环阶段连续逆流提取二氢杨梅素『 J ] . 化 l T学报 , 2 0 0 6 , 5 7 ( 2 ) : 3 7 6 — 3 7 9 . [ 1 2 ]杨铃, 郑成.正交实验设 计优选 二氢杨 梅素的提取工艺叨. 食品工业科技 , 2 0 0 5 , 2 6 ( 5 ) :9 5 - 9 7 . 【 1 3 ]宁正祥, 战宇. 二氢杨梅素葡萄糖苷的合成及对糖尿病的疗 效[ J J . 食 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 2 0 0 5 , 2 4 ( 6 ) : 9 2 一 l 1 O . 【 1 4 ]Du Q Z, C h e n P . P r e p a r a t i v e s e p a ra t i o n o f f l a v o n o i d g l y c o s i d e s i n l e a v e s e x t r a c t o f Amp e l o p s i s g r o s s e d e n t a t a u s i n g h i s h— s p e e d c o u n t e r —c u r r e n t c h r o ma t o g r a p h y 田,J . C h r o m a t o g ra . A, 2 0 0 4, 1 0 4 0 : 1 4 7 —1 4 9 . [ 1 5 】何桂霞, 裴刚 , 杨伟丽 , 等. HP L C测定藤茶不 同采收时期及不同部位的二 氢杨酶素含量【 J J . 中成药, 2 0 0 4 , 2 6 ( 3 ) : 2 1 0 — 2 1 2 . 【 1 6 ]张志坚, 张晓元 , 李国林. 二氢杨梅素对细胞等 氧化伤害时的保护作用I J l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 0 0 7 , 3 0 ( 2 ) . 9 9 一 l 1 2 [ 1 7 】郭清泉, 林 淑英 , 周立清 , 等. 采 用量子化学计算 法探讨二氢杨梅 素抗氧化 机制L 刀 .食 品 研究与 开发 , 2 0 0 7 , 2 7 ( 2 ) : 1 3 1 一 l 3 3 . [ 1 8 ]杨书珍 ,张友胜 , 彭丽桃 , 等. 二 氢杨梅树皮素 的抗氧化活性研究明. 中国粮油学报, 2 0 0 4 , 1 9 ( 2 ) :8 2 — 8 4 . 【 1 9 】张友胜 , 肖更生 , 陈卫东. 二氢杨梅素硬脂酸酯 的合成及其抗油脂氧化 特性研究f J 1 . 2 0 0 6, l 8 :2 6 0 — 2 6 2 . [ 2 0 】萧力争 , 郭维 , 刘素纯 , 等. 茶 叶提取物与二 氢杨梅素抑菌活性 比较研究Ⅲ.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 0 0 8 ,3 5( 2 ) : 2 3 9 — 2 4 2 . [ 2 1 】杨书珍 , 张友 胜 , 宁正祥. 二氢杨梅素对几种食 品常见菌的抑 制效果明. 天然产物的开发与利用, 2 0 0 4, 1 5( 1) : 4 0 —4 2 . I 2 2 1钟正贤,周桂芬, 陈学芬, 等. 广西瑶族藤茶中双氢杨梅树皮 素的保肝 作用实验研究们.中国中医药科技,2 0 0 2 ,9( 3 ): 1 5 5 . 『 2 3 1谢鹏 , 张敏红 , 郭晔 , 等二 氢杨梅素 对肉鸡免疫机能 和胴体 品质的影响L n . 中国兽医杂志, 2 0 0 4, 4 0 ( 5 ) : 4 1 - - 4 3 . f 2 4 】陈玉琼,倪德江, 程倩, 等. 藤茶总黄酮及二氢杨梅索降血脂 作用研究【 J J . 茶叶科学 , 2 0 0 7 , 2 7 ( 3 ) : 2 2 1 — 2 2 5 . f 2 5 】郑成,丘雅茹, 招燕红, 等. 藤茶中二氢杨梅素的中试规模微 波提取及降血糖作用研究叨. 广州大学学报. 2 0 0 7, 6 ( 6 ) : 2 6 — 3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