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层扫描法测定藤茶中二氢杨梅素的含量 | ||||||||||||||||||||||||||||||||||||||||||||||||||||||||||||||||||||||||||||||||||
发布时间:2012-02-03 信息来源:admin 发布人:admin 点击次数:2521 | ||||||||||||||||||||||||||||||||||||||||||||||||||||||||||||||||||||||||||||||||||
摘要 目的:建立藤茶质量控制的方法。 方法: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藤茶中二氢杨梅素的含量。结果:藤 茶中二氢杨梅素的含量为38.17%~38.54%,回收率为98.5%,RSD为1.6%。结论:该法快速、简单、稳定,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关键词:藤茶;二氢杨梅素;藤茶提取物 薄层扫描;二氢杨梅树皮素 Determination of dihydromyricetin in ampelopsis grossedetala by TLC-sc aner He Guixia(He GX),Zhou Tianda(Zhou TD),Zhao Biqing(Zhao BQ) (Medicine Sub-College,Hunan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 cin) ABSTRACT OBJECTIVE:To set up a method for quality control of ampelopsis grossedetala.METHOD:The content of di hydromyricetin in ampelopsis grossedetala was determinated by TLC-Scaner. RESULTS:The content of dihydromyricetin in ampelopsis grossedetala is 38.1 7%~38.54%.The mean recovery was 98.5%,and RSD was 1.6%.CONCLU SION:The method was rapid,simple,and stable.The result is reliable. KEY WORDS ampelopsis grossedetala,dihydromyricetin,TLC-scaner,cone nt determination 藤茶,又名甜茶藤Ampelopsis grossedetala系葡萄科 蛇葡萄属植物显齿蛇葡萄的嫩茎叶,湖南江华县瑶族山乡百姓采集茎叶,经揉制、干燥,用 于防治感冒、中暑、肠胃不适等,相传已有数百年应用历史。《中草药汇编》及《广西药用 植物名录》记载,该药性味甘淡,功效清热解毒,主治黄胆型肝炎,感冒风热,咽喉肿痛 [1,2]。该药材制成的袋泡剂在临床上用于高血压及冠心病辅助治疗已取得明显效果 。化学成分研究表明:藤茶中含有二氢杨梅素、杨梅素、福建茶素、β-谷甾醇、挥发油等 多种化学成分[3~5],但有关其含量测定方法还未见报道。本文采用薄层扫描法测 定藤茶中二氢杨梅素的含量,报告如下。 1 仪器与材料 CS-930型薄层扫描仪(日本岛津),UV- 365型紫外分析仪。硅胶G(青岛海洋化工厂),二氢杨梅素对照品(本院周天达教授提供,经 光谱鉴定),藤茶干燥嫩茎叶(湖南江华县林科所,并由本院周天达教授鉴定),所用试剂均 为分析纯。 2 实验样品的制备 2.1 供试品溶液 精密称取藤茶干燥嫩茎叶粉末(过20目筛)5g,置索氏提取器中,用石油醚适量加热回流2h,脱 脂后的药材加甲醇适量加热回流提取4h,提取液浓缩并定容至50ml,精密吸取此溶液1ml,用甲 醇稀释定容至10ml作为供试品溶液。 2.2 对照品溶液 精密称取二氢 杨梅素对照品10.0mg,加甲醇溶解并定容至10.0ml,制成1.0mg/m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 溶液。 3 实验方法与结果 3.1 薄层层析 用定量 毛细管吸取供试品溶液1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样于硅胶G-CMC-Na薄层板(105℃ 活化0.5h)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10∶8∶5)为展开剂,展开,展距15cm,用3% FeCl 3乙醇溶液喷雾,显色后,覆盖相同大小的玻璃板,四周用透明胶纸密封。二氢杨梅素斑 点呈紫色。薄层层析结果及扫描色谱图见图1,光谱扫描吸收图见图2。 3.2 扫描条件 对样品色谱及对照品色谱中二氢杨梅素分别进行光谱扫 描,结果样品斑点与对照品斑点光谱完全一致,且二氢杨梅素在440nm处有最大吸收,故选 λS=440nm,λR=650nm。反射法锯齿扫描,狭缝1.2mm×0.4mm,SX=3,灵敏度中,背景校正。 1-藤茶;2-二氢杨梅素
1-藤茶;2-二氢杨梅素;3-空白溶液 3.3 线性关系 准确吸取对照品溶液2,4,6,8和10μl,分别点样 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依法展开,显色,覆盖玻璃板后扫描测定各斑点的面积积分值。以 对照品点样量(μg数)为横坐标,斑点面积积分值为纵坐标作图。结果表明二氢杨梅素在2.0 ~10.0μg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且直线不过原点,故采用外标两点法测定含量,回归 方程为:Y=1338.362X+1927.623(r=0.9991)。 3.3 稳定性实验 以二氢杨梅素对照品试验,在显色后,覆盖玻璃板, 对同一斑点每隔30min扫描测定面积一次,结果在3h内面积值稳定,二氢杨梅素RSD=2.14%。 3.4 精密度实验 在同一薄层板上点对照品溶液5 份各1μl,在5块不同的薄板上分别点对照品溶液1μl,按上述条件展开、显色、扫描,结 果表明同板精密度较好,其RSD=0.5%(n=5);异板精密度亦较好, 其RSD=1.3%(n=5)。 表1 同板精密度实验结果
表2 异板精密度实验结果
3.5 样品含量测定 用定量毛吸管准确吸取供试品溶液3个1μl和对 照品溶液2μl、6μl点在同一块薄层板上,按上述条件展开、显色、扫描,测定二氢杨梅素 斑点面积积分值,以外标两点法计算二氢杨梅素含量,结果见表3。 表3 藤茶中二氢杨梅素的含量/n=3
3.6 回收率实验 采取加样回收法,取已知含量的藤茶粉末,分别添加 对照品溶液,100℃烘干,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操作,依法展层,扫描测定,计算回收率 ,平均值为98.8%,RSD为2.76%。结果见表4。 表4 回收率实验结果/n=3
4 讨 论4.1 本品含有大量色素,采用石 油醚脱脂除去杂质,较好地解决了斑点重叠和拖尾现象。且样品经甲醇回流提取4h基本将成 分提净。 4.2 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1μl,对照品溶液2μl,点于同 一薄层板上,分别以Ⅰ:甲苯-乙酸乙酯-甲酸(10∶8∶5)和Ⅱ:甲苯-乙酸乙酯-甲醇(10 ∶8∶5)为展开剂,展开,比较分离结果,以展开剂Ⅰ展层所得薄层色谱图分离效果好,故 采用。 4.3 测定含量时所用二氢杨梅素对照品经光谱测定为3,5,7,3′ ,4′,5′-六羟基二氢黄酮,纯度为99.9%。本方法稳定,回收率高,重现性好,可以作为 目前控制藤茶质量的一种方法。测定3批样品,二氢杨梅素在藤茶中含量为38.1%~38.8%。 4.4 药理实验表明二氢杨梅素具有钙拮抗作用[6],而钙拮抗 剂是用于抗心肌缺血、抗心率失常、抗高血压的新型药物[7]。近年研究发现,黄 酮类具有抗自由基作用,A环上5,7-位羟基是抗氧活性必须的结构条件,且清除游离基活 性与B环上羟基取代数目有关,数目多活性强[8],二氢杨梅素正符合5,7位有二个 羟基,而且羟基数目多的特性,故推测二氢杨梅素还有抗自由基作用。经测定藤茶中二氢杨 梅素的含量高达约38%,因此藤茶药材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中草药汇编.下册.人民卫生出版 社,1997∶788. [2]广西医药研究所药用植物园. 药用植物名录.203. [3]周天达,周雪仙.藤茶中双氢黄酮醇的分离结构鉴定及药 理活性.中国药学杂志,1996,31(8)∶458. [4]何桂霞,裴刚,周天达,等.瑶族藤茶杨梅树皮素的分离 与结构鉴定.基层中药杂志,1999,13(4)∶6. [5]袁阿兴,黄筱美,.显齿蛇葡萄化学成分的研究.中国中 药杂志,1998,23(6)∶458. [6]周雪仙,周天达.双氢杨梅树皮素对兔胸主动脉条平滑肌 收缩反应的影响.现代应用药学,1997,14(2)∶8. [7]江明性.药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 40,159,178,187. [8]刘诗平.槲皮素及其衍生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中草药 ,1991,(4)∶183. 长沙上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上禾生物 0731*84213302 声明:上禾生物是一家专业的植物提取物生产企业,公司生产的产品为原料类产品,仅面向企业、研发机构、出口企业销售。以上内容来自文献,仅供研发机构参考。
本公司产品不针对普通消费者销售,不可直接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