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雄花及花茶中绿原酸含量分析 |
发布时间:2011-02-17 信息来源:admin 发布人:admin 点击次数:3236 |
白喜婷,朱文学,罗磊,向进乐,廉小梅 (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河南洛阳471003) 籀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杜仲雄花茶加工前后绿原酸的含量变化。色谱条件Kromasil-C. 色谱柱(4.6mmX250mm。5.O m);流动相乙腈一O 4%磷酸(8:92);检测波长327nm;流速1.OrnL·min一: 柱温25℃ 绿原酸对照品在0.05-0.551.L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95%.RSD 为1.61%.提取方法为5O%甲醇加热回流30min 该方法准确、简捷.可用于杜仲雄花茶加工过程中绿原酸的含量控制。 关奠词:杜仲雄花.绿原酸.高效液相色谱法 杜仲(Eueornmia ulmoides Oliv)为杜仲科杜仲属多年生落叶乔木,是我国特有的名贵树种[1,2]。雌雄异株.其中雄株占40% ~60% 。雄花簇生于雄株的当年生枝条基部,花量大,采集容易[3]。杜仲全身是宝,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目前,杜仲药材主要采自树皮,以皮入药,味甘、性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肾、强筋骨、安胎的功效[4,5]。近年来研究发现,杜仲雄花与皮含有相类似的有效成分[6],其中,绿原酸是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广泛的抗菌、抗病毒、抗诱变、抗肿瘤、抗氧化,同时还具有较强的降压作用[7]。至今,对于绿原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杜仲叶和杜仲皮上, 而营养和活性成分最集中的杜仲雄花及产品杜仲雄花茶中绿原酸的含量分析报道很少。该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杜仲雄花和杜仲雄花茶中绿原酸的含量作了测定,为保持杜仲雄花加工过程中的有效成分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杜仲雄花2oo6年4月7 日采于洛阳市汝阳县王坪乡杜仲种植基地,在每个花期,即始花期、盛花期、末花期树冠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采花,采后混和均匀;杜仲雄花茶由洛阳市鸡冠山商贸有限公司提供;乙腈色谱纯,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开发中心生产;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绿原酸对照品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waters 2690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 2487紫外检测器,Millennium32 色谱工作站(美国Waters);BS210S型1/1万电子分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天平有限公司。 1.2 色谱条件 Kromasil—C18色谱柱(4.6mmx250mm,5.Otzm);流动相乙腈一0.4%磷酸(8:92);检测波长327nm;流速1.OmL·min~;柱温25℃ 。在该色谱条件下,样品中绿原酸峰与其他非被测成分峰能够达到基线分离.对照品与样品的色谱图见图1。 1.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绿原酸对照品1.25mg置于25mL棕色容量瓶中,加50% 的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制成每1mL含50ug的溶液。 1.4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精密称取杜仲雄花与雄花茶1.25g和1g置于两个25OraL具塞锥形瓶中, 精密加入50% 甲醇25mL.称定重量,冷浸30min,然后加热回流30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 的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用孔径为0.45um 的微孔滤过膜滤过,即得。 2 结果与分析 2.1 标准曲线的测定
分别进样浓度为50ug/mL的对照品溶液1、3、5、7、9、11uL,在上面的色谱条件下进行测定。以进样量(pug)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到回归方程y=2l1.36x-34.671,r=0.9998,说明绿原酸在0.05~0.551x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2.2 稳定性实验 将同一供试品溶液在制备后的0、4、8、12、16h.进样分析,测得绿原酸峰面积的RSD 值1.1% (n=5),表明样品在16h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2.3 精密度实验 将对照品溶液重复进样5次,每次101xL,分别测得绿原酸的峰面积, 计算RSD值为0.91% (n=5),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4 重复性实验 准确称取杜仲雄花茶5份,每份1g,按照“供试品溶液制备”项下操作.各取101xL进样,测定绿原酸平均含量的RSD为1.3% ,表明方法的重复性良好。 2.5 加样回收率实验 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杜仲雄花茶各6份. 每份1g,分别加入绿原酸对照品,按“供试品溶液制备”项下操作,测定,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绿原酸的回收率为98.95%.RSD 为1.61% 。 2.6 样品含量测定 按照2.2方法.将杜仲雄花和杜仲雄花茶制备的供试品溶液,分别精密吸取10uL .按上述色谱条件进行测定,按外标法计算含量,结果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 杜仲雄花中绿原酸的含量是0.501% ,加工后减少到0.345% ,含量损失31.14% .这可能是由于杜仲雄花加工过程中受高温所致。因为杜仲雄花在加工过程中要经过杀青、烘干、复火等受热过程,最高温度可达到260℃,而由于组成绿原酸的邻苯二酚结构不稳定, 在高温加热条件下易氧化分解,所以绿原酸的含量在加T 前后有较大变化。 3 结论与讨论 3.1 对流动相进行了比较,结果以乙腈一0.4% 磷酸溶液以8:92的比例较好,能够使绿原酸与非被测成分基线分离。 3.2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杜仲雄花中绿原酸的含量,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董娟娥等人同测定的结果基本一致。 3.3 杜仲雄花经过加工以后绿原酸的含量明显降低。如何最大程度保留杜仲雄花茶中有效成分的含量,还有待于对加工工艺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康健,王蓝,马希汉.杜仲的综合开发的进展与前景[J].西北林学院学报,1996,11(2):75-79. 【2】安铁生.杜仲的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JJ.上海医药情报研究.1996(3):10-11. 【3】杜红岩.杜仲活性成分与药理研究的新进展[JJ.经济林研究,2003,21(2):58. 【4】 中国药典一部[M1.2000.131. 【5】石少澜,王祝举,邵爱娟,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杜仲皮中绿原酸的含量【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9):715~716. 【6】董娟娥,梁宗锁,张康健,等.杜仲雄花中次生代谢物合成积累的动态变4E[J].植物资源-b环境学报,2005,14(4):7—10. 【7】孙文丑,蜗金房.天然活性成分简明手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120~121. 杜仲提取物 绿原酸 金银花提取物 苦杏仁苷 枇杷叶提取物-熊果酸 大花紫薇提取物-科罗索酸 上禾生物 专注植提 精于高纯 基于您对天然产物需求持续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