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咽炎合剂主要有效成分绿原酸的含量测定 |
发布时间:2010-12-14 信息来源:admin 发布人:admin 点击次数:2662 |
郭汉华 朱涛 肖佳尚 急性咽炎合剂为复方中药验方制剂,是由猫爪草、牛蒡子、荆芥、蝉蜕、鱼腥草、土牛膝、金银花、北杏、芦根、甘草组成。广州市黄埔区中医院采用现代制药新工艺,研制出了本合剂,在临床中应用多年,证明其有很好的疗效。为了有效地控制本品的各种中药成分,优化制剂的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确定质量标准中以其主要成分绿原酸为含量测定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IC)测定本品中绿原酸的含量[1]。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岛滓LC一10A泵(日本产),手动进样器,紫外线检测器:N2000双通道色谱工作站(浙江大学智能信息研究所);Mettler AE245天平(十万分之一),梅特勒一托利多上海仪器有限公司:美国Simplicity185超纯水机(美国生产)。 1.2 试药:绿原酸对照品(由中检所提供,批号:110753—200413);乙腈为色谱纯,磷酸为分析纯;成品样品(批号为07104、07108、07124)及阴性对照品(由广州市黄埔区中医院提供)。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的选择:色谱柱:Diamonsil C18,5 I.Lm,200mmx4.6 mm(迪马公司产);流动相:乙腈一0.1%磷酸(1 1:89);柱温28℃: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327 nm。在此色谱条件下,绿原酸与样品中其他组分分离良好,理论板数按绿原酸对照吕峰计>3000。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绿原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0.1 mg的溶液,摇匀,即得。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品0.5 ml,置10 ml量瓶中,加50%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2.4 空白试验:精密吸取缺金银花的阴性样品,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操作,依样进样测定,记录色谱图。结果,在对照品相同保留时间处无吸收峰。表明样品中无干扰绿原酸的成分存在。 2.5 线性关系的考察:精密称取绿原酸对照品11.15 mg,置10 ml量瓶中.加50%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精密吸取0.1、0.2、0.5、1.0、2.0 ml,分别置10 ml量瓶中,加50%甲醇稀释至刻度.得不同浓度的绿原酸对照品溶液;精密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各20 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绿原酸峰面积,以对照品进样量x(ug)为横坐标、峰面积值Y(mV·s)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结果见表1。 测定结果表明,绿原酸对照品在进样量0.223—2.23 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6 精密度试验:精密吸取上述第3的对照品溶液20 l,重复进样5次,测定、记录峰面积,求得平均峰面积为2 168 914.0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结果说明本法精密度良好。 2.7 稳定性试验:精密吸取同一供试品溶液(批号:070104),在室温下,分别配制后0、1、4、12、24 h进行绿原酸峰面积测定,每次进样20 l,测定。求得平均峰面积为2 288 724.975,RSD为1.2%。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4 h内基本稳定。 2.8 重珊陛试验:精密称取样品5份(批号:070104),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操作,依法进样测定,计算含量,求RSD。结果表明,本法测定具有良好的重现性,结果见表2。 2.9 回收率测定:采用加样回收法,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同一批号样品(批号:070104)(绿原酸含量为0.601 mg/m1)约1 ml,置10ml量瓶中.精密加入对照品溶液(浓度为1.115 mg/m1)0.5 m1.加50%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按正文方法,进样、测定、计算。结果表明,本法具有较好的回收率。结果见表3。 2.10 样品测定:取本品3批,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分别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20 l,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计算样品中绿原酸的含量。样品含量测定,制备的样品溶液绿原酸含量0.569 mg/ml (批号070104 ),0.443 mg/ml(批号070104),0.437 mg/ml(批号070124)。 3 讨论 3.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由于绿原酸类成分在含水的醇中溶解度比较大.因此我们在提取时选用含水50%的甲醇处理提取,以去除过多的中药杂质,避免过多的杂质峰干扰测定,经回收试验证明方法可行。 3.2 检测波长的选择:用紫外检测器对样品与对照品的绿原酸的色谱图进行检测,绿原酸在327.2 nm有最大吸收,在该波长处测定,各组分分离良好,其他杂质的干扰少,满足含量测定的要求。此外我们用紫外检测器考察了色谱图中绿原酸的纯度,确定其中不含杂质峰。 3.3 流动相的选择:HPLC测定选择了乙腈一0.1%磷酸(11:89),乙腈一0.2%磷酸(30:70),甲醇一0.1%磷酸(40:60)几种流动相体系,通过比较分离情况,确定了上述体系,该体系使各成分得到了较好的分离,满足了定量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余继英.何林,胡远.等.抗病毒口服液的质量标准研究.中国药房,2006,17(2o):1576.
产品链接: 杜仲提取物 绿原酸 金银花提取物 苦杏仁苷 枇杷叶提取物-熊果酸 大花紫薇提取物-科罗索酸 上禾生物 专注植提 精于高纯 基于您对天然产物需求持续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