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中草药预防非洲猪瘟探讨与应用 |
发布时间:2020-12-26 信息来源:admin 发布人:admin 点击次数:932 |
非洲猪瘟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 属于一种烈性传染病, 主要临床症状为高热、内脏器官广泛性出血及呼吸系统功能障碍等, 该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非洲猪瘟疾病呈现出急性和烈性的特点, 主要症状是高烧、体表瘀斑, 同时还会伴有脏器出血等问题, 是一种DNA 病毒, 具有双链DNA 结构, 整体结构比较复杂, 且不够稳定, 容易出现突变,对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进行一定的躲避, 不容易被机体免疫。 目来说, 研发安全有效的疫苗产品存在诸多难度, 且尚无特效疫苗。目前尚未发现有效预防的抗生素和化学药品类, 中兽药采用天然药物, 无残留, 能提高免疫力, 尤其是调节非特异性免疫力, 对非洲猪瘟防控有积极意义。中草药有清热解毒、养胃健脾、除湿化痰、补气养血、活血化瘀、固本培元、扶正祛邪、平衡阴阳等多种功效, 能根据病因病机进行针对性治疗,综合运用可发挥全面的调整和治疗作用。所以在非洲猪瘟综合防控中, 我国传统的中草药类能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 减缓症状。 从中兽医角度分析非洲猪瘟病因及病机 猪的汗腺极少, 不能通过排汗来泻热, 皮肤厚密, 皮下脂肪厚, 内热不透, 仅蹄叉间分布有少量汗腺, 散热困难, 在症状上表现为高热, 初期热邪导致清气不降、浊气上升、不食、呕吐, 随着热邪的入侵, 热毒炽盛于血分, 易耗血动血, 迫血妄行, 溢于脉外, 故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出血; 皮肤出现瘀斑。 非洲猪瘟属于中兽医学病因中的疫疠, 主要是外感瘟邪戾气而引起机体发病, 从中医辨证角度属热性病范畴, 表现火热、湿毒、热毒。病猪的主要症状是发热, 这就说明机体正在发生正邪相争的过程, 一直无法由正气来战胜邪气, 这就说明病猪集体内的正气不足, 因此, 机体会因疾病原因出现逐渐恶化, 最终导致死亡。瘀血出血属于热入血分, 迫血妄行所致。 非洲猪瘟一旦发病很难治疗, 所以防控非洲猪瘟应以预防为主, 要从中兽医预防治疗的角度出发, 对没有患病的猪只也要加强重视, 加强日常管理, 提前做好预防准备, 采用一些预防性用药来提高机体正气, 提高免疫力和适应力。饲喂时要注意饲料配比, 保证猪只日常营养, 提高猪只抵抗能力。另外, 还要在饲料中添加相应的中药制剂, 通过这种方式达到清热解毒和补中益气的作用, 进而更好地实现非洲猪瘟疾病预防。生产实践中已有一些中草药防治非洲猪瘟的应用。“御瘟汤”是中医药治疗瘟疫的经典方剂。 中药经典方剂在非瘟防控中的应用 中草药“御瘟汤”的组方: 针对非洲猪瘟研发的“御瘟汤”是根据依据中医“君臣佐使”处方原则,每2000克采用黄芪200克、大青叶100克、香附100克、白术100克、枳壳100克、槟榔100克、茯苓100克、泽泻100克、水牛角100克、地黄100克、白芍100克、侧柏叶100克、丹皮100克、栀子100克、金银花200克、巴戟天100克、大黄100克、甘草100克共18味原生中草药并进行超微粉粉碎而成,不含任何抗生素、激素等违禁物质,猪各阶段各个时期均可使用(母猪各阶段也都可以使用,但不能超量使用)。本组方针对非洲猪瘟易感的猪群有明显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的作用,不能治疗已经感染非洲猪瘟发病的猪。(初次使用推荐先向我们代购购买配制和粉碎好的成品,运用效果稳定后再自己尝试到药材市场购买,并进行效果对比,切记!) “御瘟汤”发酵成为中草药菌水的方法:2公斤“御瘟汤”+1包“99多功能饲料发酵剂”+1公斤红糖+10公斤全价饲料+100公斤清水混合在非金属容器中简单密封发酵72小时以上后使用(在半个月内使用完效果更好,且要持续密封保存,否则时间一长可能变质不能使用)。 未发生感染时,每吨饲料中添加100公斤“御瘟汤“中草药菌水(母猪、公猪各阶段均可使用,但不超量使用或者减半使用),并且将“御瘟汤“中草药菌水兑水30倍对养殖栏舍代替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前3天每天1次之后每3-7天1次)长期使用( 此方案每头猪每月成本约1.5-3元,母猪6元左右,每吨饲料运用成本不高于120元);发生感染的猪场每吨饲料中添加50-100公斤“御瘟汤“中草药菌水,同时每吨饲料中再添加未发酵的“御瘟汤”原药粉3-5公斤(最高可以每吨饲料中添加10公斤,效果更直观),连续14-19天,并且将“御瘟汤”中草药菌水兑水30倍对养殖栏舍代替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前3天每天1次之后每3-7天1次)恢复正常后按照未感染时运用方法长期使用( 此14-19天每头猪所需成本约3-12元,母猪约20元)。 给大家分享一组猪场自制发酵中草药养猪现场图,所有照片均来自真实养殖现场。 发酵中草药其实是运用了益生菌、酶制剂、酸化剂、中草药等的共同作用,在推广无抗养殖的今天,不仅防控非瘟等效果比想象中更好(截至到目前运用的猪场无一例出现感染情况),且还能够显著降低猪舍中的臭味和氨气,值得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