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药中苦杏仁苷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
发布时间:2010-06-25 信息来源:admin 发布人:admin 点击次数:3801 |
方药中苦杏仁苷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作者:魏金婷,刘文奇 作者单位:(莆田学院 药学系;附属医院,福建 莆田 351100) 【关键词】 苦杏仁苷;方药;苦杏仁提取物;苦杏仁甙应用 中医临床常将方中各药材混合, 加水共同煎煮制得合煎汤剂, 或将数味药材经适宜工艺加工制成中药复方制剂、胶囊、注射液、栓剂等。在各方药中其他成分配伍的影响下,方药中苦杏仁苷的化学组成、含量、药效及临床疗效等诸多因素是评价各方药质量的重要指标。 1 苦杏仁苷的分子结构和毒性
苦杏仁苷也称作维生素B17,广泛存在于杏、桃、李子、苹果、山楂、枇杷等多种蔷薇科植物果实的种子中,尤其在苦杏仁中含量较多,大约在2%~3%。苦杏仁苷是传统中药苦杏仁中的有效成份,它已成为医药上常用的祛痰止咳剂、辅助性抗癌药物。苦杏仁苷分子结构是由一单元苯甲醛、一单元氢氰酸和两单元葡萄糖组成。其分子式为C20 H27NO11,异构体D型和L型结构如图1。 研究说明,苦杏仁苷口服给药的毒性大于静脉给药的原因是苦杏仁苷被肠道微生物水解会产生较多的氢氰酸。如果处理小鼠使其肠道内微生物抑制,则胃肠给药苦杏仁苷300 mg/kg未出现死亡现象,如未经处理,则相同剂量死亡率为60%。人口服苦杏仁苷每日4 g,持续半个月或静脉注射1个月可见毒性反应,以消化系统较为多见,此外还表现为心电图T波改变、房性早博,停药后以上毒性反应均可消失。如果剂量减为每日口服0.6~1 g ,则可避免毒性[1]。 图1 异构体D型和L型结构(略) 2 苦杏仁苷的药理作用 2.1 抗肿瘤作用
苦杏仁苷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被用作治疗癌症的辅助药物。将苦杏仁苷制剂用于晚期癌症患者的治疗,可使症状改善,存活期延长。将苦杏仁苷用于癌性胸水的治疗,发现苦杏仁苷对癌性胸水有一定程度的控制和缓解作用。苦杏仁苷对子宫颈癌JJC26株的抑制率为50%~70%。苦杏仁苷及其水解所产生的氢氰酸和苯甲醛体外试验均被证明有抗癌作用,癌细胞内硫氢化酶较正常细胞少,因此,对苦杏仁苷水解释放出氢氰酸的解毒能力较差。苦杏仁苷加苯甲醛或苦杏仁苷加β-葡糖苷酶可明显提高抗癌效力,已发现癌细胞无氧酵解占优势,其产物乳酸形成的偏酸性环境有利于提高β-葡糖苷酶的活性, 促使苦杏仁苷在癌细胞中水解出较多的氢氰酸和苯甲醛而发挥更强的抗癌作用。研究发现[2],将0.1,0.5,1.1 mmol/L终浓度的苦杏仁苷及终浓度为250 nmol/L的β-葡萄糖苷酶共同作用于LoVo细胞24 h,通过形态学观察发现细胞呈现出凋亡为主的形态改变,少数呈坏死的特征;如果进一步经DNA 凝胶电泳、流式细胞检测均可见到典型的细胞凋亡特征改变,实验说明,苦杏仁苷被β-葡萄糖苷酶特异性激活后具有导致大肠癌LoVo细胞出现以凋亡为主的作用。因此,苦杏仁苷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治疗肿瘤的细胞凋亡诱导剂,并用于大肠癌靶向化疗的前药[3]。 2.2 抗溃疡作用
实验研究发现,苦杏仁苷具有较好的抗溃疡作用。例如:40,20 mg/kg苦杏仁苷能够降低冷浸法所致小鼠胃溃疡的溃疡指数,抑制小鼠束缚-冷冻应激性胃溃疡;5,10,20 mg/kg苦杏仁苷能够减少醋酸烧灼法所致大鼠胃溃疡的溃疡面积,促进大鼠醋酸烧灼溃疡愈合;10,20 mg/kg苦杏仁苷能够减少幽门结扎所致的大鼠胃溃疡的溃疡面积;10,20 mg/kg能够抑制胃蛋白酶的活性,但苦杏仁苷对胃液量、游离酸度、总酸度没有影响[4]。 2.3 调节免疫功能作用
实验研究发现,20 mg/kg浓度的苦杏仁苷可抑制佐剂性关节炎原发病变的足跖肿胀度,减轻继发病变的肿胀率,提高小鼠的廓清指数和吞噬指数( P<0.01),10 mg/kg浓度的苦杏仁苷可显著降低大鼠胃蛋白酶活性,提高小鼠廓清指数(P<0.05) ,极显著降低佐剂性关节炎原发和继发病变的肿胀度、肿胀率(P<0.01) ,且以上各剂量的苦杏仁苷对大鼠胃液酸度无明显影响作用(P>0.05) 。实验说明,苦杏仁苷能抑制佐剂性炎症,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5]。 2.4 抗脑缺血作用
研究发现,苦杏仁苷能明显提高脑缺血状态下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力,改善能量代谢,延长细胞生存时间,促进组织细胞代谢及功能恢复和组织修复。苦杏仁苷与爱维治(目前治疗脑缺血相关疾病的最有效药物之一,是小牛血精提取物,能促进缺氧细胞对氧和葡萄糖的提取与利用,改善能量代谢,还有抗血栓形成和促进愈合作用)一样,属于一种脑细胞代谢赋活剂[6]。 3 方药中苦杏仁苷的HPLC实验研究
几种方药中苦杏仁苷的HPLC实验研究见表1。 表1 几种方药中苦杏仁苷的HPLC测定结果(略) 4 苦杏仁苷在方药中的含量变化和存在形式
桃核承气汤是由大黄、桃仁、桂枝、芒硝、甘草组成。大黄与桃仁各占全方的28.6%,苦杏仁苷为方药的主要活性成份之一。研究结果表明,桃核承气汤方药中桃仁(生药)含量为7.15 mg/g,其中苦杏仁苷的含量为2.04 mg/g,药方中苦杏仁苷的含量仅为桃仁单味药的43%。其原因在于桃仁单味药提取时使用沸水, 可起到杀酶保苷的作用, 而方药在煎制时,未使用沸水,提取的苦杏仁苷可能被苦杏仁酶分解造成苦杏仁苷含量的下降。方药中当甘草与苦杏仁配伍时,甘草可降低汤剂中苦杏仁苷的含量。从而提示桃核承气汤中的甘草可通过降低苦杏仁苷的含量而降低其毒性,起到调和药性, 降低毒性的作用[11]。麻黄汤是由麻黄、桂枝、苦杏仁、甘草组成。苦杏仁苷是苦杏仁的主要效应成份, 麻黄汤各组方配伍, 对佐药苦杏仁的主要效应成份苦杏仁苷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研究发现,当麻黄与苦杏仁配伍时, 麻黄可增加汤剂中苦杏仁苷的含量, 但影响不显著,相应苦杏仁亦增加麻黄碱的含量,提示麻黄与苦杏仁的配伍可增强药效, 佐药苦杏仁与君药麻黄配伍是合理的, 与中医组方理论的相须、相使配伍一致; 而桂枝与苦杏仁配伍, 对苦杏仁苷几乎没有影响。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麻黄、桂枝、甘草对麻黄汤中苦杏仁苷含量影响差异没有显著性, 且两两交互作用不显著[12]。麻杏石甘汤是由麻黄、杏仁、炙甘草、石膏四味药组成,苦杏仁苷是臣药杏仁中的主要有效成份。研究发现,石膏对苦杏仁苷的含量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凡含有石膏的各组药液中苦杏仁苷含量都比单味杏仁水煎液中的量低,麻黄、炙甘草和石膏两两交互作用对苦杏仁苷含量影响不显著[13]。补阳还五汤为清代名医王清任《医林改错》中的名方。此方剂由黄芪、当归、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组成, 苦杏仁苷的一对D、L 差向异构体可从水煎液的正丁醇萃取部分分离得到, 含量之比约为1∶1。如果用95%乙醇回流仅得到D-苦杏仁苷, 且D-苦杏仁苷在100 ℃水中回流未出现差向异构化。研究发现D-苦杏仁苷的异构化是高温水环境下桃仁中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 与补阳还五汤中其他单味药无明显相关性;L-苦杏仁苷是方药中桃仁由于水煎煮而产生的新化合物[14]。 5 含苦杏仁苷方药的临床应用
复方蛤青注射液是由蟾蜍、苦杏仁、黄芪、前胡等9 味药材制成,具有补气敛肺、止咳平喘等功效,用于肺虚咳嗽,气喘痰多,以及支气管哮喘、婴幼儿的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15,16]。苦杏仁苷是苦杏仁中的主要有效成份,现代研究表明,苦杏仁苷在体内能慢慢分解,逐渐产生微量氢氰酸,能起到轻度抑制呼吸中枢,使呼吸系统趋于安静而呈显著镇咳平喘的功效。五虎汤是辛凉解表传统良方,源自《证治汇补》,可宣肺涤痰、缓急平喘、清热解毒、泄下痰浊。五虎汤由7 味中药组成,麻黄12 g、杏仁12 g、石膏40 g、甘草9 g、桑白皮15 g、生姜15 g、细辛5 g。该方药效显著,实验研究验证了该方药具有止咳平喘、化痰作用。临床上用五虎汤加减治疗小儿哮喘清热化痰,具有宣肺平喘之功效,治疗痰热型系疾病。而苦杏仁有降气平喘,为该方药的药效物质之一[17,18]。带止消糜栓主要由苦杏仁、白矾、蜂蜜等药材组成,具有除湿解毒,杀虫止痒之功。用于治疗带下量多、宫颈糜烂等疾病。苦杏仁作为其中的君药,苦杏仁中的苦杏仁苷为其主要有效成分[19]。杏贝止咳颗粒由苦杏仁、麻黄、贝母等九味中药组成,具有清宣肺气、止咳平喘之功效,临床上以汤剂形式用于咳嗽、咯痰、痰稠质黏、口干苦、烦躁等外感咳嗽的表寒里热证。苦杏仁苷为本方药的主要有效成份[20]。 通宣理肺丸是由紫苏叶、前胡、桔梗、苦杏仁、麻黄、甘草、陈皮、半夏(制)、茯苓、枳壳(炒)、黄芩等11味药材组成,具有解表散寒、宣肺止嗽作用,用于感冒咳嗽、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苦杏仁苷为其主要有效成分之一,经酶水解后产生微量氢氰酸,能抑制中枢神经而起镇咳平喘作用[21,22]。 【参考文献】 1 邢国秀,李楠,杨美燕,等.天然苦杏仁苷的研究进展[J].中成药,2003,25(12):10071009. 2 邢国秀,李楠,杨美燕,等.天然抗肿瘤药维生素B17的研究进展[J].中国新医药,2003,2(5):4243. 3 连彦军,陈道达,黄韬,等.β-葡萄糖苷酶激活苦杏仁苷诱导LoVo 细胞凋亡及活性对Bax与bcl22基因表达和Caspase-23 的影响[J].肿瘤防治杂志,2005,12(6):413416. 4 蔡莹,李运曼,钟流,等.苦杏仁苷对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3,34(3):254256. 5 方伟蓉,李运曼,钟林霖,等.苦杏仁苷对佐剂性炎症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4,9(3):289293. 6 杨小平,张春梅,冯霞,等.苦杏仁苷口服制剂临床疗效初探[J].中药材,2006,29(6):636637. 7 钟文,吴庆杰.HPLC法测定宫颈炎康泡腾片中苦杏仁苷的含量[J].广西中医药,2006,29(1):5657. 8 甄攀.麻杏止咳片中苦杏仁苷的HPLC分析[J].中成药,2003,25(2):114115. 9 袁丹,胡爽,杜慧琴,等.橘红丸中苦杏仁苷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2,37(11):857860. 10 邹节明,袁伟恩,蒋治良,等.HPLC 法测定蛤蚧定喘胶囊中苦杏仁苷的含量[J].中草药,2004,35(1):4546. 11 谢华,马越鸣,张宁.HPLC 测定桃核承气汤中蒽醌类成分及苦杏仁苷的含量[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7):7376. 12 吴昭晖,罗佳波,胡晓添.HPLC 法研究配伍对麻黄汤中苦杏仁苷含量的影响[J].中草药,2004,35(3):269271. 13 周斌,高文远,张铁军.配伍对麻杏石甘汤中苦杏仁苷含量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9):7375. 14 吴军,屠鹏飞,赵玉英.补阳还五汤中苦杏仁苷的存在形式及其产生机制[J].中草药,2002,33(2):101104. 15 路欣,汤建萍.复方哈青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34 例分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5,19(3):282. 16 卢立华,汤建萍.复方蛤青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32 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5,19(3):283. 17 赖天松.临床方剂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28. 18 吴冬芳.五虎汤治疗小儿哮喘90 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3,19(7):351. 19 钟文,唐新,谢培德,等. HPLC测定止带消糜栓中苦杏仁苷的含量[J].中成药,2006,28(5):766767. 20 江纪武.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4950. 21 杨华伟,杨忠奇,赵立诚.通宣理肺冲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60 例[J].光明中医,2005,20(4):5961. 苦杏仁甙(苦杏仁苷) 苦杏仁提取物50-98% 长沙上禾生物及有售 |